主演: 老师、学生
类型: 剧情 / 励志/喜剧
影评:
跌宕起伏的剧情,美仑美奂的画面,维妙维肖、拿捏有度的表演,皆大欢喜的结局@xx听课老师
为了拿下赛课,为校争光,学校不惜兴师动众,全力配合。校领导、骨干教师、市区教研员等十几位组成专业备课团。各司其职,各负其责:“××负责PPT课件调配,××负责教具摆放,××负责教学反思撰写,××负责预答辩,××负责给学生预热……”
课应该是讲给学生听的,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。而在公开课上,课堂俨然成了艺考现场,老师拿出看家才艺:完美的动作,完美的表情、完美的课堂剧情。老师们酷炫的表演更多的是为了取悦下面的评委老师。
到了公开课,学生却成了群众演员,配合着老师彩排、做预先设计好的生动的课堂游戏和互动。老师在课堂上一遍遍地演示每一个环节,圈定哪个几学生举手回答问题。有的老师吐槽参加全国赛课时上的那节课足足试教了20多遍。多次预演以后,学生甚至能猜到老师的下一句话是什么。学生并没有为这样的作假感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,而且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在帮助老师。学生也会一遍遍地配合,尽量地做到和老师配合得天衣无缝。
在全国性的公开课中,视频、声音、教具、课件、灯光等,所有呈现的一切都可能左右评委老师的打分。为了博得评委眼球,老师使浑身解数,高投入大制作,让课不但好听还要好看。精心设计的导学案、花数天打磨的图文并茂的PPT、眩目的多媒体特效、声光电齐发,一片热闹与繁荣。老师沦陷在手忙脚乱的表演中。
公开课本应是探讨教学规律,研究教学方法,推广教学经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,也是教师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。但现实中的公开课却沾上了功利的色彩。公开课成了获得优质课证书、评职称的标配。如果比赛获奖,老师的职称和荣誉,如市骨干教师、省骨干教师等,从此就青云直上了。尽管苦尽管累,老师也忍了,希望一课成名,功成名就。
老师在悠扬的音乐中开场,丰富多彩的课件,教师演绎精彩不断,学生们思维灵敏、一个个手举得笔直,回答问题的答案如出一辙,其正确性、完美度让人赞叹。师生动静结合,配合默契,课堂学生主体地位明显,整个课堂井然有序,无懈可击。下课铃声响起,老师正好讲完最后一句。电影散场。
老师们观摩之后,先是声声赞叹,然后是良久的沉默,课太完美了,甚至完美的有点假。嗯,演得真不错!听课的老师们心知肚明,课堂虽完美无暇,但那只是经过无数次排练的舞台艺术,不可能照搬在实际的教学中。公开课过滤了真实课堂中的种种不和谐、突发情况,理想化的老师、理想化的学生,完美的课堂。T台上的华服虽美,有几个人真的穿出街呢;偶像剧的爱情唯美,当真的有几个?最后还不是落实到了每天的柴米油盐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