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,集体备课很重要,也没那么重要。
先来说说集体备课的重要。
教师工作,是极富创造性的,需要创意,需要智慧。
集体备课,集思广益,群策群力,大家围绕同一课书,贡献自己的智慧,形成最佳教学方案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集体备课是极为重要的。不少学校,在集体备课方面,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。
一般来说,集体备课需要经历“主备先行,出台初稿——集体讨论,完善初稿——主备试教,集体研讨——形成定稿,二次创造”的流程。
主备先行,出台初稿——一般以单元为整体,确定某位教师主备,形成相对完善的教学方案,其他教师事先阅读该单元教材;
集体讨论,完善初稿——提前一到两周,由主备教师将整单元的方案拿出来,给其他老师说说设计理念、流程和意图,其他老师针对第一稿,头脑风暴,主备教师吸纳大家的意见,完善初稿;
主备试教,集体研讨——主备教师或邀请1-2位教师下水上课,大家对第二稿教学方案进行充分讨论,形成集体备课定稿,打印或将电子稿发给教研组老师共享;
形成定稿,二次创造——教研组其余教师根据定稿,根据班级学情,创造性使用教学方案。
经历这样系统的集体备课,我想,相对于个体独立备课来说,应该是高质量的。但问题在于,不可能每单元都经历这样的反复打磨。一个学科组,一单元经历这样一次扎实的集体备课,已属奢侈。事实上,大部分所谓集体备课,是走过场了事:每个教师,领到自己的1-2单元,网上找一点,别人那里复制一点,然后,把课件做一下,交货!
这样的“集体备课”,质量如何,可想而知。
我当过四年教研员,翻阅过十几个学校教师的教案,常常会看到A学校和 B 学校某年级的所有教师的教案,是一模一样的——是的,一个字都不差!更好玩的,学情分析和教学反思都是一模一样的!
就说教学反思吧,照理,应该是课上完后,手写上去的。可是,教案中,教学反思,老早就写好了。这样的教案,只能是从网上,或者过去上课的老师那里克隆过来的。
集体备课,已沦为“分工抄课”。这样的“集体备课”,当然,就没那么重要了。事实上,集体备课,只是教师备课的其中一种形式,无法取代独立备课。原因很简单,也是我后面要回应的第二个基本观点——
第二,适合你自己班级的教案,只能是唯一的。
教案,是为了学生学习服务的。每个班级学生,学习基础、学习风格、学习习惯,是截然不同的。用集体备课形成的统一教案,去指导千差万别的学生,肯定是行不通的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适合每个班级的教案,只能是唯一的。
拿着集体备课的教案,面对不同的学生,按部就班,依样画葫芦,这是墨守成规、刻舟求剑。
因此,集体备课的正确打开方式,只能是“集体为辅,个体为主”。亦即,集体智慧结晶,只能是供你教学参照的“样本”,而不是“标准”。一旦把“样本”当“标准”,就把学生当“标准件”加工了。这对个性鲜明的学生来说,是极不负责任的。
再一个,承担集体备课的不同教师,起点、经验以及教学风格,是截然不同的。同一个学科组,也许会有入职1-2年的新手教师,也会有教龄二十多年的“老手”教师。新手的教案,老手看不上;老手的教案,新手用不上。
因此,备课,最终还得自己来!
第三,未经省察的教案,是毫无价值的。
苏格拉底说:“未经省察的人生,是不值一过的。”我想将这句话改造一下:“未经省察的教案,是毫无价值的。”
尤其是面对集体备课的教案,如果不假思索,拿来就用,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成长,是毫无价值的。
拿到一份教学方案,我们要思考:
文本解读,是否有新的可能?
教学目标,是否适切可行?
教学内容,是否恰到好处?
教学策略,是否值得改进?
练习设计,是否顾及全体?
……
这样细细推敲,你就会发现,所谓集体备课的教案,在你这个班级,根本行不通,需要改的地方太多太多。当然,并不是说,这样的集体备课,毫无价值。你会发现,集体备课的教案,总有某个点,是值得你去尝试的。就算一无是处,也为你打开新思路,提供反例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集体备课,是有价值的。前提,需要你深入“省察”。
否则,集体备课,就是形式主义。
那么,教师个体备课,可以做些什么、怎么做?
以语文为例,我觉得可以做三件事:
第一,细读文本,发现每一个文本的共性与个性。
首先,要从文体特征去把握文本,寻找这一类文体的共性特征,然后设计教法。小说、诗歌、神话、寓言、散文,文体不同,教法各异。文体,是最上位的言语规则。
其次,要从这一个文本的独特之处,去发现文本的个性特征,设计出这一个文本独一无二的教法。同样是小说,《金钱的魔力》以独白式语言和夸张的神态描写,刻画人物;《临死前的严监生》用传神的细节刻画人物;《景阳冈》用精彩的动作描写和对话描写,刻画人物;《刷子李》用正面+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;《穷人》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。因此,在备课时,我们就要把这一课与众不同的地方,放大,再放大!
第二,沙里淘金,借鉴富有启发意义的设计思路。
互联网时代,资讯浩如烟海,网络、教学精品录以及教学杂志,都是查找相关教学设计的好途径。只要我们用心检索,肯定会找到相应的有价值的资讯。或文本解读,或整体框架,或局部细节,总会给自己一些启发。
找到这些资源后,我们就要进行认真分析:这些设计,有哪些共性?有哪些创意?哪些是可以整合到自己的设计思路中去的?
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,第二步和第一步的顺序不能颠倒。一定要自己先独立思考,否则,他人的设计,会起到“前抑制”的作用。看了别人的设计,先入为主,往往很难跳出框框。过早阅读他人设计,我们的脑袋,很容易就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。学生的脑袋,也就成为跑马场里的“遛马场”。
第三,独立设计,寻找适合自己班级的教学方案。
这一步,才是最重要的。如果你在网络上找不到有价值的东西,正好说明,此课难教。难教,才需要你好好教。
你需要静下心来,慢慢地再读文本,甚至可以大声地朗读出来。读着读着,也许豁然开朗。我的不少课,就是这样在反复的朗读中,发现灵感的。
有了灵感,然后,一气呵成,用最简短的语句,写下教学思路——教案,并不是越具体越好。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师,适宜采用板块式的教案。写清楚主问题和师生主要活动,即可。教案适度留白,便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。教案写得简单一点,也便于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处理各种杂事。其实,备课,不是备给别人看的,而是为自己的教学服务的。
可惜,很多时候,恰恰反过来了——备课,是为了给别人看的,所以备得洋洋洒洒。这样的洋洋洒洒,是不是真的好教案呢?我表示怀疑!
我以为,好的教案,大抵是脉络清晰、疏可走马的。太碎烦、太具体了,教师教得累,学生学得也累。当然,新入职的教师,另当别论。
关于教案怎么写,又是另一个议题了,不展开。